二季度以来,南宁文旅集团旗下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在宣传推广、业务拓展、社会责任履行、艺术教育普及等多个领域积极探索创新,为集团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。据统计,第二季度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共举办各类演出、活动共66场,累计接待人数约6.2万人。
以创新为载体促进跨界融合,文旅生态持续完善
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积极响应文旅融合发展号召,在多个重要演出活动中,巧妙地将艺术与本土文化、商业资源等进行跨界融合,不断完善文旅消费生态。
在古巴国家芭蕾舞团《天鹅湖》演出期间,策划“国际艺术+本土文化”主题Citywalk活动。活动中,邀请主演身着壮族服饰走进南宁地标景区拍摄创意短视频,同时,联动南宁文旅、广西文旅等官方媒体账号进行传播,通过艺术带来的流量为本地景区导流,实现了艺术与旅游的双赢。
在音乐剧《芝加哥》演出周期内,整合媒体宣传、楼体广告等资源开展集中曝光,同时联动南宁万象城、青秀山风景区策划主演路演及景区采风活动,同步推出限定周边,与霸王别姬开展异业合作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成功打造了“看剧+打卡+消费”的粉丝体验闭环,有效推动艺术流量向消费势能转化。
6月承办的“广旅之夜声动邕城”系列音乐会,整合了广旅集团旗下酒店、文体、旅游服务资源,构建起“观演+住宿+旅游+文化体验”的全场景消费体系,并通过低票价补贴、公益活动等举措,推动艺术普及与文旅消费升级深度融合,让更多人能够走进艺术、感受艺术,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以艺术为路径践行社会责任,公益形象持续彰显
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运营实践,通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,传递艺术的温度,彰显公益品牌形象。
在经典舞剧《千手观音》全国巡演启动阶段,精心策划“千影呈祥?共舞新章”启动仪式暨主演见面会,吸引新华社、广西日报等十余家权威媒体深度参与,通过视频直播、图文报道等多元形式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,累计获得国家级媒体报道3篇、省级媒体报道7篇、市级媒体报道4篇,相关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为巡演奠定坚实舆论基础。
母亲节期间,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温情活动。邀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“白衣天使”观看现代京剧《红嫂》,向辛勤工作的医护人员表达敬意;举办声乐艺术指导课、少儿艺术亲子活动,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;携手FM950广播电台招募95名妈妈免费观看烛光音乐会,传递感恩文化。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,也提升了中心的品牌社会影响力。
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以多种文化推广活动为载体,积极推动艺术资源在各年龄段市民群体中普惠共享,不断夯实文化传承的根基。
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联合南宁市金源城卓立小学、宋厢路小学等多所学校及艺术团体开展“打开艺术之门”开幕式暨市民开放日活动,吸引400余名市民参与,深化了校企联动;“高雅艺术进校园”系列公益活动走进4所幼儿园及小学,通过剧目分享、观演礼仪科普等形式,为近800名儿童提供了艺术启蒙教育,为2025年“打开艺术之门”儿童艺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;中心还组织南宁学院建筑学师生开展“探访广西文化艺术中心”研学活动,实现了艺术与建筑学科跨界融合,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,也为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第二届“陆海欢歌”合唱周举办期间,吸引了59个团队(含外省团队)参与。活动采用线上直播模式,累计观看量达2万人次,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合唱艺术的魅力。活动期间,创新采用“艺术+情感”模式拍摄合唱团母亲节MV,增强了艺术项目与观众之间的联系;制作分发的7条艺术普及类视频,平均浏览量超700次,从多维度提升了艺术项目认知度与用户黏性,进一步丰富了品牌生态体系。
作为南宁文旅集团旗下重要的文化艺术平台,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的实践为集团探索“文化赋能文旅”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。下一步,集团将以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的创新成果为范本,持续深化旗下文化、旅游、商业等资源的协同联动,推动各板块在跨界融合、公益服务、品牌塑造等领域形成合力,不断完善文旅消费生态链,为打造区域文旅标杆、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与文旅产业竞争力双提升贡献更大力量。
(罗海婕/文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/图)